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烟台致公党党员李谦敬

浏览量:   时间:2015-05-06  

字号:

李谦敬

    20131286岁的原致公党莱阳支部主委李谦敬同志走完了她平凡而又闪光的一生,溘然而逝。此时,距她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只有18天……

 我要回国

李谦敬出生在一个已经移民印尼一百多年的华人家族。上学时,她就被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所吸引。194910月的一天,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来,22岁的李谦敬激动不已。她翻开最新的地图,看着地图上的中国版图,一次次地追问自己,展开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片热土,在这片热土上,又生活着怎样一群幸福的人们,他们在怎样争取自由、追求幸福、为理想而奋斗……

想着想着,李谦敬的心越来越坚定:到中国去,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那时的李谦敬风华正茂,是学校里成绩优异的学生,更是家里娇养的大女儿。父母坚决不同意她回国,他们怕女儿吃不了苦,更怕女儿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没有安稳幸福的生活。

可是李谦敬很坚决:我是中国人!我要回去!那是我的祖国,我这是回家!现在是祖国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回去!在李谦敬的坚定面前,父母妥协了。他们开始相信:也许女儿真的找到了回家的路。

就这样,李谦敬和几名同学踏上了回国路。回国后,李谦敬深深地沉浸在建设新中国的自豪与幸福中。

19501025,朝鲜战争爆发。李谦敬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归侨青年中第一个报名参了军。

当时,国家一穷二白,军费十分紧张。李谦敬就主动把自己从印尼带来的金银首饰、名贵服饰全部捐了出来。与她一同回国的同学担忧地提醒她:李谦敬,你不留点底子,万一将来有什么事怎么办?李谦敬豪迈地拍拍他的肩膀:有这么大的祖国做后盾,还怕什么!

1951年,她被分配到张家口军委通讯工程学院学习载波通讯。在热带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她,首先遇到是冬季严寒气候的挑战。听说吃辣子能御寒,她就吃辣子;练跑步能御寒,她就坚持练跑步。李谦敬以顽强的意志接受着各种考验。

在回国后的几年里,她给父母写了大量信件,用最美最热烈的词语向父母描述新中国的美好,讲叙政府和祖国人民的深厚情谊,终于使她的父母看到了祖国的希望。不久,李谦敬的父母也从印尼回国,到上海安家落户。1955年,李谦敬从部队转业到了上海,与家人团聚。

平凡岗位上的坚守

就在大家都认为李谦敬的生活从此安定下来的时候,仅仅过了一年,她又响应“有志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毅然舍弃了优越的大城市生活,远离父母,来到胶东一个小县城——莱阳,到邮电局做了一名不起眼的普通工人。

当时不少人说她“傻”,父母更是极力劝阻,李谦敬却坦然地说,邮政通讯是我的专长,莱阳是我当兵驻防的地方,当祖国建设需要科技人才的时候,我眷恋莱阳这个我曾战斗过的地方,甘愿在这里干一辈子平凡的邮政通讯事业。

为了安心工作,也为了让父母死了调她回上海的心,李谦敬选择在莱阳与爱人结合。从此,她在这里扎下了根。

平凡的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

这十几年里,李谦敬积极向上,怀着矢志振兴祖国邮电事业的决心,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业务上的难关,为小城莱阳的邮电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是,平静的生活没过多久就被十年浩劫打破了。面对紧张复杂的国内局势,李谦敬的父母胆战心惊。他们决定举家前往香港,但是李谦敬怎么也不肯离开。为了“逼”李谦敬跟着一起走,父母想方设法带走了她的女儿。想念女儿的李谦敬哭了又哭,却坚定地留了下来。

因为是“侨生”,有海外关系,李谦敬一度被打成“特务”、“叛徒”,被游街批斗,强制劳动改造。

虽然这十年李谦敬遭到了不公正对待,受尽了磨难,但她从未抱怨。1962年,在给父母的信中,李谦敬写道:“祖国的困难是暂时的,女儿怎能在困难的时刻离开呢?我应尽自己的全力为祖国尽快度过难关做点贡献才对。”

正是这颗对祖国的赤诚之心,使她先后三次放弃了去香港定居的机会,对浩劫中的各种磨难和非人待遇等闲视之。她对祖国的赤子之情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回应。十年浩劫结束后,党和人民为她恢复了名誉和工作。

退休不褪色

1979年,李谦敬退休了。

得知她已经退休,父亲来信:是否把你的时间留一些给年迈的父母呢?但在回信中,李谦敬真诚地说:亲爱的父母亲,你们的心情我深深体味、理解。我虽然退休了,但我还要为祖国做点事情,尽点微薄之力。

李谦敬主动请求邮电局领导,要求留在邮电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局领导被她的真诚所打动,让她做电信审核的业务。从此,她每天都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去邮电局义务审核烦琐的电话记录,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没有阻止她无私奉献的脚步,而这一干就是20年。

作为归侨,她还积极开展对侨服务工作,几乎走遍了莱阳市所有归侨、侨眷和“三胞”的家门,了解情况,解决困难。先后帮助300多户“三胞”眷属查找亲人,有40多户“三胞”眷属与海外亲人取得了联系。她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得到了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的认可,大家亲切地称她为“李大姐”。

“侨联李大姐,心象一团火。”侨属杨志强眼含热泪说,“1993年,我们单位发不下工资,李大姐知道以后,心急如焚。经过她的积极联系,我调入了新单位,月月都能按时领到工资和奖金。”

郭洪欣是一位台属,退休后,在莱阳农村生活比较困难。他说:“是李大姐主动跑前跑后,为我排忧解难,使我干上了门卫,有了固定收入,生活得到了保障。”

为了更好地发挥归侨的特点和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李谦敬郑重地递交了加入中国致公党的申请书,光荣地成为莱阳市第一位致公党员。从此,“致力为公、团结奋进”八个字就成为她的座右铭。

1987年致公党莱阳市小组成立,到1993年致公党莱阳市支部委员会成立,都凝聚着李谦敬的默默奉献和无私付出。她也当之无愧地被选为主委。

当时致公党莱阳支部没有办公地点,也没有经常性活动经费,有五位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大家在相距很远的几个单位工作,居住地也很分散。李谦敬为了工作,经常亲自到党员所在单位了解情况,研究工作。

每到“两会”前,她都会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广泛调研,建言献策。她曾向烟台市政协提交《进一步做好我市新时期的政协工作》、《各级工会和共青团应切实加强青年教育工作》等提案。这些建议的提出为烟台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由于工作突出,致公党莱阳支部先后被评为“致公党烟台市委先进集体”、“致公党山东省委先进基层组织”,李谦敬本人也被评为“山东省侨务工作先进个人”、“致公党山东省委优秀党员”、“烟台市优秀工作者”……

再为祖国做点事

老年李谦敬

    2002年,74岁的李谦敬主动把主委的位置让给了年轻人。彻底退下来的李谦敬却没有闲下来,她不顾年老体弱,仍然坚持上门拜访华侨、侨眷,听他们吐露心声,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她还经常为社会弱势群体及受灾地区人民奉献爱心。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这些灾难都牵动着李谦敬的心,她每次都会在第一时间,从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中拿出大部分支援灾区。

2010年,李谦敬生了一场大病,花去了她和老伴大半积蓄。在身体刚刚康复之际,她对致公党烟台市委会领导表示要为祖国做点事,上缴给组织2万元,用获得的利息资助家庭困难学生。

2012年住院期间,李谦敬向前来看望她的烟台统战部和莱阳市委的领导说出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原来,老人对共产党一直充满向往,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老人一生的追求和心愿。但是由于她的身份特殊,一直没能如愿。但当她自己感觉时日不多时,才把深藏在心底的愿望说了出来。

李谦敬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为了满足老人最后的心愿,经研究,莱阳市委组织部于20121215日批准她为中共预备党员。当李谦敬用颤抖的手接过组织批复文件时,难捺激动的心情,流下了幸福的眼泪。她执意要求家人搀扶着她,完成了庄严的宣誓仪式。

这时她把自己仅有的10000元积蓄拿出来,庄重地交给中共党组织作为党费,又把生病期间各级组织捐助给她的营养费10300元一分不少地捐给困难学生。不久后的201312日,中共预备党员、中国致公党党员李谦敬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86岁。

60多年的回国岁月,弹指一挥间。李谦敬真真正正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虽然她已离我们而去,但是她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她的那份爱国之心依然熠熠生辉。这位可敬的老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印证着永恒的誓言:

百年流离惑他乡,

异言异容异主张。

忽闻故国生希望,

自此不再顾彷徨。

彼岸儿女亦有志,

一生为国费思量。

不求母亲多念我,

但愿祖国愈荣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