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共产党领导,履行参政党职能

浏览量:   时间:2004-12-07  

字号:

                        (肖继福)

    今年,欣逢《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表十五周年,这是由中共中央主持,在与各民主党派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制定的。这个《意见》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进行新的科学概括,把在长期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规范化、条理化、制度化,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意见》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一系列重要原则,明确了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和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的总原则。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是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在世界上实行政党政治的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类型的政党制度,一般来说,不外乎以下三种:一党制、多党制和多党合作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为什么要实行共产党领导?这种制度的特征是什么?参政党的职能有哪些?如何履行好参政党的职能?这是从理论和实践必须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
    《意见》所反映的肝胆相照、通力合作的政党关系和政党体制,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两党制和一党制,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完美结合的创造,是世界政治史和政党史的创举。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行之有效的实践,已经植根于中国的政治生活之中。
    1948年,八个民主党派中央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到解放区参加新政协会议的筹备,建立新国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开始形成。当然,此前的抗日、反独裁、反内战,各民主党派与中共业已结成了牢固的统一战线。
1956年,毛主席、党中央提出中共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周恩来同志发表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文章。这一方针的提出,是建立和发展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理论根据。
    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这是第一次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明确为“政治制度”。
    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这是八字方针的发展和深化,是新时期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是我们的特点和优势。”首次把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列的政党制度写进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
    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写进了党章。
    199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届一次会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更为坚实的法律基础。
    综上所述,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历史发展中产生和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多党合作是人民民主在政党关系中的体现;多党合作的实质就是扩大和发扬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民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意义重大而深远,能够无往而不胜。回忆建国五十多年来的历史,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当前我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科技进步,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裕,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们正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烟台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民主党派成员之一的烟台民进组织也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成为有13个基层支部、140多位会员的参政党组织,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体现。这一制度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现实的合理性,更具有未来发展的合理性。
    首先,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科技的进步,使得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中国加入WTO,参与经济全球化,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充分证明:社会主义中国不仅可以而且能够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的政治制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为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开辟了理想的道路。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物质基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多元化的经济架构决定了我国政治格局的走向,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充分显示着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并使这一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中共是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共领导并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奋斗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执政党和参政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保证。
    三、加强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有效提高参政党整体素质。在把“共产党内部的事情办好”的同时,还必须把民主党派思想建设搞好。作为参政党,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带根本性的建设就是思想建设。
    (1)新形势下参政党思想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政治上看,苏联瓦解、东欧巨变、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西化分化的影响渗透以及封建腐败残渣等的客观存在,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也必然会反映到党内来,影响着参政党的思想建设。
从经济上看,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也导致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的变化。
    从形势任务对参政党的要求上看,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参政党的历史地位,决定着它在参与决策、咨询、执行、监督等权力框架中,对中共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各项工作,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提意见、献计策,以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形势对参政党的要求高了。
    (2)参政党思想建设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这是政党建设的需要。一切政党只要产生和存在,就必须进行自身建设,而思想建设正是参政党自身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参政党的思想建设,是为加强自身建设,以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根本目的,在党内对全体党员广泛进行的思想理论建设工作。其目的是提高本党参政议政水平,树立正确的政党观。增强政党思想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也就是增强政党的思想政治基础,提高政党意识和水平。
    第二,这是提高参政水平的需要。参政党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在于参政议政,这是参政党的主要工作。为履行参政党职能,必须要求参政党整体综合素质达到能够胜任担负该职能的水平。增强思想建设的针对时效性,就能有效提高参政党整体综合素质,以适应其履行职能的要求。
    第三,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形式的发展,参政党无论在任务、组织构成,还是思想建设要求、党员思想状况等都会发生变化。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已变化了的实际,灵活采取相应的手段,才能有效地搞好思想建设。
    四、加强参政党队伍思想建设的途径。
    首先,要从理论政治建设上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一个创新,邓小平多党合作理论创立的时间不长,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和发展。因此,参政党的理论政治建设更迫切、意义更重大、任务更繁重。
    第二,要从宣传思想工作上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现阶段参政党宣传思想教育,除了基本理论、指导思想、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理想信念、形势任务教育等共同内容外,应针对根据参政党的特点加强新时期统战理论和多党合作理论、参政党优良传统、与中共风雨同舟、团结合作历史、我国多党合作制与西方多党制的本质区别、参政党章程基本知识等的学习教育。
    第三,要切实抓好六个结合点。一是务虚与务实结合,虚工实做。二是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结合。三是思想建设与参政议政结合。四是思想建设与社会实践结合。五是思想建设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六是思想建设与组织活动相结合。
    总之,只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贯彻《意见》,搞好思想建设,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必将越来越显现出无比的正确性和优越性,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必将越来越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作者系民进烟台市委组宣科科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